人有“方”,也有“圓”,說的是性格。“方”代表棱角、原則,“圓”代表圓融、忍讓,各有所長,也各有其短。最好的當然是既能“方”又可“圓”,看對誰,也看處理甚麼事。

內“方”外也“方”,好處是原則性強,不拖泥帶水,壞處是教條死板不靈活;內“圓”外也“圓”,好處當然是好相處好說話,壞處是個個都好,把不住原則。最好的選擇自然是“外圓內方”。對人有禮,與人為善,又不失原則和標準。這不叫“內外不一”,這叫“人生智慧”。雖然“方圓”很多時候是性格決定,但是假如早點知道自己的缺失,留心改正,天長日久之下,還是可以做到“皇天不負有心人”的。

說“方”道“圓”,是因為聽了一場有關的演講,讀了一本有關的書─水利專家和出版家為“人生方圓”著書。都很語重心長。喜歡讀這種誠懇的小文章。都是發自內心的,對人生一點一滴的小感悟,小體會,先打動了自己,寫下來希望對別人有所幫助─那就是慢慢培養“能方能圓”“外圓內方”的處世哲學。

印象很深的是他們寫自己成長求學的過程。有一句中國人的老話是說對了:千金難買少年貧。年少家庭不富裕,反而使小孩多了磨煉,懂事早,多了思考,為日後奮鬥打下基礎。這其實特別重要。